返回索引页

《美國大選年:歐洲往哪裡去?》

2024-03-22



批评悟空卫星和潘建伟
美国对中国打击重点在金融经济
高等金融的危害
期房是金融衍生品 Forward
Trump对欧美政坛的影响
提问


Credit:网友 S

王孟源 00:01
… 但是除此之外,身心健康都还很好。其实我自从五年前开始减肥之后,身体健康其实是往上升的。

唐湘龙 00:16
我最近也这样。我只要当天晚上事情想多了,睡眠品质多少就会受影响。好,我们准备。

欢迎到龙行天下,我是唐湘龙。今天星期五的时间, 9 点半的时间,一个小时原汁原味的王孟源。人在美东,跟我这边时差 13 个小时刚好相反。王孟源在克服日夜颠倒的情况下,上线跟大家分享他的知识经济。在我们线上的王孟源,孟源欢迎。

王孟源 01:02
大家好,很高兴再跟大家聊聊天。

唐湘龙 01:04
好,那今天我们原则上的两大块的主题,第一大块就在我们标题上面。今年当然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的总统大选,那王孟源是怎么看的?待会请教王孟源。因为全世界都在准备大国政治的调整,以及对于美国选举的结果,都开始要买保险,所以也都在做一些相应的准备。因为这两个人——拜登跟川普,民主党跟共和党现在都在极端化的情况,就是美国的政策差异性,落差非常大。

第二个部分是很专业的问题,但是过去每一次孟源只要谈到的时候,我认为都会引起非常大的回响——就是有关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大部分人对于金融业、金融面,都会把它当做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有很多的经济学家认为金融的所有的产值不应该计算在经济里头,它基本上面都是过路财神,在中间不创造什么东西。

这两大块的主题其实都很重要。来,今天我们从哪里开始?

批评悟空卫星和潘建伟



王孟源 02:18
我先借你的平台做几个有关我个人的宣布。

在我的博客里面,我会说这是一个 Metalevel 的问题。 Meta 这个字最近很流行,就是因为有一个公司改名叫做 Meta。一般人可能不知道 Meta 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Meta 它原本的意思是自我参照 Self-referential——就是我谈我自己,后来它变成提升一个观点层次的意思,其实这也很自然。比如说我们现在在讨论欧洲的政坛——我们可以谈得很高兴,但是我们如果退一步,然后把观点提高一下,这个事实就不再是... 讨论的内容就不再是欧洲的政坛,而是两个人、两个男人在讨论欧洲的政坛,对不对?那这样就叫做提升一个 Metalevel。所以原本是把讨论者自己也加进来变成讨论的对象,这个叫做 Meta。

因为近代科学的起源集中在物理上面,当时就有人搞起 Metaphysics ——就是提升一个 level。可问题是 Metaphysics 这个东西——我们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把物理真正理解清楚,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两百年之前,那个所谓的要超越物理的那个讨论基本上就变成玄学,所以 Metaphysics 现在就翻成玄学。当然 100 年前日本人把它翻成形而上学。

顺便跟大家谈一下... 因为我在博客里面写文章,常常会讲说,提升一个 Metalevel 来看。可能有些读者不太习惯这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原本是要讨论欧洲跟金融,但是在讨论那个之前,我们先提升一个 Metalevel 来讨论我自己,还有我作为一个评论员的一些新闻。

第一个,我原本一直到去年还觉得说,我对中国政策的谏言,经过这几年对外交跟大政略方面的讨论,基本我的推荐的方向已经都被采纳了。当然并不是我能够确定说,有人看到我的文章,然后说这很好,我们要采纳;而是不管他们的来源是什么,同样的 idea,同样的那个理念被采纳了。另外一个方向就是我一直批评的,他们的科技管理非常腐烂,这个体现出来就是 20 年的半导体工业的投资,结果统统打了水漂,基本上过去两三年是重启。尤其是最近十年有一个半导体大基金,这个现在已经没人谈了,原因是两年前那里面的高管统统被逮捕了几十个... 搞成这样子灰头土脸的事情。所以它就变成我批评的一个重心。

我反省的结果是… 这里要先谈一个经验,就是在 2017 年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注意到中国科研界跟学术界的假大空现象非常的严重。首先 2016 年,我批评了他们要建大对撞机的事,那刚好是我的本行——我原本是做高能物理出身的。后来到 2017 年的时候,有一个所谓的悟空卫星——这个是天文学跟高能物理合作的一个实验。他们拿到初步资料以后就说,他们发现了一个信号。这个信号是诺贝尔奖级的信号——就是突破了既有的理论,必须要推出新的理论才能够解释的。当时我就跟他们讲说,这其实在高能物理——至少我在念的哈佛的高能物理——一看就知道是统计噪音。然后他们就说这个怎么可能是统计噪音呢?我们用统计常用的方程式来估算它的误差的话,这个不可能是噪音。我说你们用的那个方程式有几个基本的假设,在高能物理里面是不成立的。

我记得我在学(统计误差)这件事的时候,哈佛的那个教授跟我讲说,你们如果是要念大学本科的话,根本不用来学校,自己找几本教科书到图书馆念就可以了。你们来念我们的研究所,就是要懂得超越教科书的东西——就是教科书上面写的公式是这样子,但是你的教授会私下跟你讲这个公式的局限在哪里。这就是一个案例。

当时我一开始还觉得很奇怪:怎么会... 中国最顶尖的、投资很大,然后一两个团队——一个天文团队、一个高能团队,合起来牵扯了几百个人,然后这几百个人又有几千个学生,他们统统都觉得自己准备要得诺贝尔奖。王孟源忽然跳出来说,你们这个是庸人自扰,这纯粹一看就知道是统计噪音。所以那个时候我在知乎上就面对着一千个行内的人——就是大约真的就是一千个人,我希望那个对话现在还在——就是那时候 1000 个人骂我王孟源胡说八道。我说我跟你们讲理你们不听,反正这个实验再过一年就会总结,到时候就会有新的数据出来。如果是统计噪音的话,这个新的数据就会让这个信号消失,结果我们就等了半年多真的就消失了,然后我就跟这些人结仇了。一直到现在我的博客还有很多很忠实的读者,你可以看到他们把 1000 多万字从头读到尾,而且读了好几遍。

唐湘龙 09:41
但也不错啊。你要我读我还真的读都读不下来啊。

王孟源 09:46
对,一般人读的很累。如果是真的觉得我讲的是胡说八道的话,怎么可能花几个月的时间把 1000 多万字读透。我为什么知道这些人会这个样子呢?是他们在骂我的时候引用的是非常隐晦、非常小的一些我几年前写的一点东西,我自己都快忘记了,哈哈。很显然是这些人读得很用心,可是他一定要绞尽脑汁来骂我,这很显然是有仇。这不是普通的看不爽,这是源头。

很不幸的是,我这几年说实话说的太多了,然后把中国的一些利益集团得罪了,把台湾的一些利益集团得罪了,把美国的一些人也得罪了,所以我现在必须要很低调。我其实前几个礼拜才跟我的一个朋友私下讲,他跟我讲到一些我最近太过高调的问题。我跟他讲其实不是,而是因为我 2017 年的那一次经验是——经过我高调地批评过悟空卫星之后,凡是提到那个计划的事情都没有人敢反驳,因为我是在事先就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

然后与此做对比的是 2016 年、2017 年的时候,那个时候量子通讯也是搞得如火如荼,然后在中文的媒体上大吹大擂,当时我就觉得因为还有另外一位良心人也在那边骂,我想说让他骂就好了,反正我已经为了这个大对撞击跟悟空卫星弄得满头包,就没有挺身而出。结果几年之后这个量子通讯这个潘建伟的骗局的确是泡沫爆了。他卖给中国军方的那一套量子通讯系统基本很快地就被弃置,因为没有用,不能用。我如果那个时候高调地骂过,我想我现在再批评潘建伟,我的底气就很足。我可以说 7 年前已经对峙过了,结果事后证明是这样的。但是因为我那个时候把它让给另外一个人,所以我也没有想到潘建伟会这么无耻,他那个公司在股票股市上割韭菜割了大概几亿,然后只做了一票生意卖给中国军方。然后就没有后续生意了,他就把那个公司转去做量子计算了,它现在变成量子计算的大头,然后这一次在股票上、股市上面去割几十亿。其实像这种做实验的,隔行如隔山。你如果一开始是做量子通讯的话——量子通讯跟量子计算虽然看起来好像都是量子,它其实是不一样的东西——你一个一辈子做量子通讯的人,一下子就转去变成量子计算的大头,这很明显地就是在骗人。

可是因为我上一次没有抓住他的尾巴,我没有高调地批评他,所以我过去这几年的痛苦,就是因为你要解释这些专业的事情给外行人的时候,无论你讲的如何地逻辑严谨、证据确凿,大家还是会迷信权威的。你真正能够打破权威的就是事先跟他们对赌,然后一翻两瞪眼,事实上就证明我比他们讲的对,那么就可以有更好的公信力。所以经过这次的经验以后,我了解我必须要高调。那高调的话就会得罪人。那要得罪人的话,我就想今天利用你这个平台跟大家讲一下:我身体健康,绝对没有任何自杀倾向。我再说一次:我没有任何自杀倾向。

唐湘龙 14:40
不会,没有。有我跟王孟源吃饭的时候他开心的样子,他不会的。

王孟源 14:48
这是因为波音当初第一个吹哨的那个工程师最近自杀了,他听说是因为… 我们根据 Occam's razor,就是用最简单的解释来解释的话,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是被人暗杀的。但是有很多证据证明波音收买了很多公关、文字写手来骂他,用律师来起诉他,骚扰他。所以他的确是被骚扰,很有可能是被骚扰到情绪不好而自杀的。

唐湘龙 15:28
对,抗压性不够了。

王孟源 15:32
我自己也已经是好几次的吹哨人了,所以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下,我绝对没有自杀倾向,所以我...

唐湘龙 15:40
打个岔,你现在有感觉到这种就是说,系统性的操作在针对王孟源进行攻击,甚至有生命威胁吗?

王孟源 15:55
我不敢说会有人想要杀我,但是绝对有人想要打我。所以你看我连我在台湾的老家是在哪一个镇上我都不敢公开讲,因为我也骂过绿营,绿卫兵的脾气也不是特别好的。

唐湘龙 16:17
哈哈哈,真的,不过… 红卫兵跟绿卫兵都得罪。

王孟源 16:26
我真正挡人家财路挡的最多的是在中国,所以我不太敢到北京去,因为挡财路档得最多的就是北京的一票学术跟管理的人。

美国对中国打击重点在金融经济



这两件事谈完以后,我还要再提一下,我过去这两年多经常谈在你这个节目上谈的一个话题是俄乌战争。我感觉上是一年半前,就是 2022 年的 10 月,我曾经在你的节目上说这个,那时候刚刚乌克兰大反攻。抢回了 Kharkov。那时候我在你的节目上做了一个论断,我不晓得你记不记得。我说这是乌克兰的高水位线,英文是 High watermark。在当时我想至少在中文论坛界,只有我一个人敢这样说的,能这样说的。但是现在一年半之后,理解到战争真相的人很多,而且有很多是有军事背景的,有很多其他的博主自愿地去收集第一手的消息,所以我再来重复这些战术细节没有太大的意义。大家如果对军事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这些军事博主,比如说台湾就有邱世卿,你们去看。然后我在 YouTube 上也看到一个不太有名的博主,叫做什么鹏城杰森——他也是总结俄文的第一手消息,总结的不错。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

但是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再花时间讲这件事情。为什么没有必要呢?因为我现在刚刚发现一个很大的失望,就是我 10 分钟前提到我原本在外交跟政略上的讨论,我以为我认为大功告成,然后在科技管理上面目前还没有什么成果,但是也开始能够说服一些人。我原本没有想到的是在金融管理上面,也会出大问题。为什么?这三个议题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其实是霸权交替的问题,就是大约从 2009 年开始,就是上一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开始衰落。那么这之后有一个大约 30 年的霸权交替过程,我们现在刚好过了一半,就是过了 15 年。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他的惯例就是,他过去这 200 多年对外用兵颠覆 400 多次,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是主动单独对同一级别的强权挑起战争。你看他对俄国的手段,也是拱乌克兰去当一线的炮灰,然后拱欧盟去当第二线的经贸炮灰。

所以对中国的打压它也是从同样的从金融经济的层面来打。从金融经济的层面来打,他就是扼杀你经济发展、工业化产业升级所需要的三要素,这个也是在我博客讨论了好几年的。经济发展的三要素是什么?市场、技术跟资金,对不对?当年日本复苏的时候是从美国那边拿了市场、技术跟资金发展出来的。然后来美国看日本不爽——在 80 年代看日本不爽了,把这个转移到台湾跟南韩,对不对?80、90 年代就变成台湾跟南韩崛起。然后到了 2000 年之后,中国变成一个更廉价、更高效的生产基地,刚好美国这个外包风潮风起云涌,所以就有一个全球化。所谓的全球化是什么?就是美国把市场、技术跟资金拿来喂这些东亚的新进工业化国家,然后再定期(大约每 10 年)用金融手段来收割一次。

其实我的博客常常被大陆来的读者骂说我太过激进,没有所谓的中国的传统智慧。可是事实上我只是在战术上面要求比较主动积极——这是因为你用逻辑理性去推论,很自然地就会说你这个战术反应必须要是灵活主动的,才会最优化你的利益。但是在战略上我一直所坚持的其实是非常保守、非常内敛的一个战略。就是我认为中国应该是练自己的内功,专注在自己的产业升级上面,专注在自己的经济发展上面,专注在自己的社会文化上面。你如果要专注在自己的经济发展,而同时美国从外面来扼杀你的经济,拿走他原本给你的市场、技术跟资金的话,你的对应方案是什么?第一个寻找替代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我的博客一直在讲这个政略上面要怎么跟美国在外交层面去搏斗。我也刚刚讲过我所建议的那些策略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或多或少的都已经实现,第二方面就是技术。你如果不能跟美国拿——而且事实上中国的技术也已经发展到没有多少可以被美国卡脖子的方面了——这时候你的关键就在于你自己的研发、科技研发的效率。科技研发的效率,它的关键就在于科技管理,所以这是我博客过去几年第二个常谈的重点。我刚刚也提过,我认为中国做的非常差劲,事实上可以打零分啊。然后第三个就是资金的问题。美国因为切断了市场,所以美国跟欧洲的厂家自然就不可能在中国继续大幅投资,反而是要撤资。那这个时候中国要解决融资的问题,就必须要有自己健全的金融体系。

高等金融的危害



我不知道你还有没有注意到,我上个月把中国的金融管理阶层臭骂了一顿。因为他们迷信美国商学院所教的那一套,讲说高等金融如何的有利。高等金融所优化的是什么?是资本的利润回报率。但是你如果不是看它的平均利润回报率,而是看 20 年、30 年的整体经济跟社会的利益的话,它绝对是一个负值。

比如说从 1995 年他们开始把 Glass-Steagall legislation——这个是当年 1933 年跟 1934 年的时候在大衰退、大萧条之后所立的金融管理限制法案——他们从 1995 年克林顿的时代就开始放松了,一直放松到 2008 年。这 13 年来美国的金融业,它的利润上涨了超过 5 倍,你加起来将近 1万亿。看起来这 1 万亿就是凭空来的,但是因为追求这将近 1 万亿的金融利润,他们在 2008 年产生了一个大的金融危机。这个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社会财富损失,显性的跟隐性的加起来是在 10 万美元级别的。就是你搞这些高等金融是每一年都有赚——有 95% 的几率可以赚钱,但是有 5% 的几率会赔 100 倍。而且你别忘了在 2008 年的时候,因为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真正大部分的损失还是转移到了欧洲跟东亚的国家头上去,最明显的是德国的中小银行。在那一个过程中次贷的最终的买者大部分就是欧洲的那些银行,尤其是德国的中小银行。因为这个次贷危机,德国的中小银行他们的资金链断绝,所以不再能够在欧洲放贷,这个间接地促成了两年后的希腊金融危机,然后连带的把欧元拖下来。

像这种东西你只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看得深一点,就可以知道高等金融这个东西纯粹是让国家社会损失 10 倍,还有世界损失 10 倍,让金融资本家赚那一份钱的利润的把戏。我是很失望,因为在两个月前我才注意到,中国居然把美国的投资银行所有的限制都开放了。这件事本身不是最大的问题,它的问题在于它是一个深层现象的表征。这个深层现象——为什么我说它是一个表征——这个深层现象是什么?这个深层现象是:中国的金融管理阶层迷信高等金融、金融衍生品。因为美国的投行他们过去二三十年的专业就在于搞这些高等金融,搞这些金融衍生品,他们把自己还有全世界的经济搞砸了两三次。

中国还对他们不做任何限制的开放,这个代表的就是中国对高等金融没有任何戒心,认为它是一个正面的事情,所谓的金融创新他们要向先进国家接轨,这个才是我真正最失望、最担心的事情。我原本以为过去这十年的博客把美国在国际上搜刮,用美元做国际储备货币来搜刮全世界的这个事实解释清楚,也就是他的这个金融殖民的巨观现象解释清楚,那么最高层就会说我们不可以被搜刮,然后底下的那些金融管理人员就会注意到这个搜刮的过程,它的微观的机制是高等金融。这些金融专业管理人员就会说,我们不可以再沉迷下去,我们要用理性来检查每一个制度,来看这个制度是不是有隐性的损害。结果一个人都没有,非常的失望。我原本是因为中国在经济学方面是有自己的主见的,就是说虽然有一些被美国的资本公关洗脑过的人,但是头脑清楚的还是有的。所以我假设金融方面也是这样,结果不是,他们真的是一个人都没有,那这样一来我就必须要高调地来批评。

真抱歉,我原本是要讲欧洲,先讲欧洲再讲金融。

唐湘龙 31:18
没关系,我让你已经开始之后,你就先把这个继续谈,没问题。

王孟源 31:23
那我举一个例子。这个刚刚讲到希腊之所以会做假账,而他因为周转不灵而必须要爆雷,但是原本的问题是起源于美国的投资银行高盛帮他做了假账。而做假账的手段就是用金融衍生品,用 Swap。后来这个次贷危机它本身就是也是金融衍生品引爆的,这个是 Mortgage-backed security 房贷衍生品。为什么高等金融里面最毒的成分就是衍生品?我跟大家解释一下,衍生品先天就很复杂。很多连创造这些衍生品,金融创新的那些发明人自己都不知道里面有什么风险,有多少风险,对不对?这是它的复杂性。有了复杂性以后就有隐蔽性,因为他自己都没办法 100% 的清楚,他只是 90% 的清楚,他的客户当然就只有 10% 的清楚了。有了这两点就可以创造信息不对称。我问你,你是好好地诚实公平交易会赚钱,还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去敲诈赚钱快?

唐湘龙 33:19
当然是用信息不对称啊,那就是像是内线交易一样。

王孟源 33:26
对啊 ,你有这么大的信息不对称,有这么大笔的钱可以赚,你怎么可能说这些搞金融、高等金融的人会不占这个信息不对称的便宜?衍生品先天就是信息不对称。然后你再要考虑的是时间跨度。我刚刚提的一个例子就是,13 年都赚大钱,然后到了最后一年赔了 100 倍,对不对?这个就是时间跨度:你时间跨度不够的时候,你还没有等到他爆雷的时候;时间跨度大了,它的爆雷的程度就几率就大,然后那个程度也大。

最后两点是衍生品的话特别容易搞出杠杆。你的这些复杂性跟隐蔽性,要遮掩的除了是信息不对称之外,另外一个常常要遮掩的就是你的隐藏的杠杆。你即使隐藏的杠杆是 100 倍,但是你可以表面上说只是杠杆 2 倍,这个是我亲自在美国最尖端的投行看到的现象。因为这些事情是没办法 100% 确定的。我在这些最顶尖的投行里面,我看到一些其他的 Managing director——我那时候是 Managing director,就是队长。你有一行特别的生意,管这个生意的队长就叫做 Managing director —— 我那时候就看到另外的一些 Managing director,他们就在跟公司里面的风险管控人员扯淡,说我这个没有风险,然后.... 我说你这个完全就是在利用风险评估本身的不确定性来把它低估。明明你的杠杆是 100 倍,你硬要说只有 2 倍,对不对?你在欺骗管控风险的那些人。因为最聪明的精英是会在当交易员还是当风险管控?当然是当交易员,对不对?你清华北大毕业的当交易员,然后那个三流大学的当风险管控,有的话哪一个人会扯得赢?当然是交易员会扯得赢,结果真的两年之后就爆雷了,那个公司损失了几十亿。这是杠杆度... 然后最后一个是抵押品,你一旦隐藏了杠杆度以后,你的抵押的那个所谓的 Margin,那个储备金就不够了。所以我在我的博客上,特别说所有的衍生品都不能碰,只有一个例外,就是交易所交易的标准衍生品。

为什么有这个例外?因为交易所的标准衍生品不能复杂,它是必须要很简单的才能够标准化,而且它必须是公开的、常用的,所以就没有什么掩蔽性。大家都知道它的性质是什么,大家也知道它的风险是什么。而且你去看现在在交易所交易的那些期货跟期权,基本上没有人会去搞半年以上的,都是只有半年以内的才会有交易量。为什么?因为你上交易所做这种交易本身就不知道时间跨度,一长了就会有很大的风险,就会有非线性的风险跑出来。所以用交易所交易的这两方大家都是专家,大家都不会去碰这种时间跨度长的。然后也没有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性,对不对?因为什么事都是公开的,都是标准化的。然后杠杆跟抵押品也不是问题,因为由交易所来帮你算,你的准备金需要有多少,风险有多少。这个算的也相当的准,因为它都是半年内的,所以风险可以评估的很精确,而且一旦价钱有很大的运动的时候,可以马上跟你要求多交保证金,对不对?一旦保证金不够了,通常就是一天之内要拿出去额外的保证金,要不然就没收了,然后连你的交易资格执照都弄没,对不对?因为这样子,所以交易所的标准衍生品才是能够有一些正面的价值。

很多人都是拿着那个美国的金融教科书说这个衍生品多么多么的有正面的价值。那些正面价值,其实你如果用 20 年、 30 年的眼光来看,还不到它的危害的万分之一,你必须要先把这个危害的 99.99% 通通拿掉以后,才值得去追求那万分之一的正面价值,对不对?你要把这些 99.99% 的危害拿掉的手段,就是交易所的标准化。所以我在我的博客上讲得很清楚,你要搞高等金融,不要搞;你要搞金融创新,不要搞。你要让美国的那些金融财阀进来,不要。你一定要交易衍生品的话,一定要限制只有在交易所的用的标准衍生品,才能够容许。

今天我讲几种,就讲到这里,我觉得这个事情专业性很高——在这种演讲上面所能提的就只能够到这里好——我准备再写一篇博文,把它仔细地解释。

唐湘龙 39:55
我打个岔,在我们进行下一个主题。因为孟源刚刚讲了,孟源刚前面讲的这一段其实专业性很高。因为孟源过去长时间在国外的这些顶流的金融机构里面工作了非常长时间,他自己除了是高能物理方面的优等生,最后他自己也公开讲过,他对高能物理他觉得是个大的骗局。这句话我最近跟台湾的政策面有关的时候,我常常在引用,台湾还是有很多人在谈什么核融合的、发电等等在谈的,反正谈的好像煞有介事的样子。不过刚那段我建议大家可以再仔细地听一遍了,之后如果你有一些市场上的交易的实務的话,你大概就比较容易懂孟源在讲什么。即使经过了 2008 年的华尔街金融风暴,那个是完全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所搞出来的一个大黑洞。大家花了这么长的时间,而且是用矫枉过正的方式去补那个洞。今天其实都还在那个黑洞的补洞的过程当中所衍生出来的一些后续的问题。你不要以为 2008 年金融风暴的那些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过,现在其实都还在一个处理的过程。

期房是金融衍生品 Forward



王孟源 41:11
我再举一个例子。中国在过去这三四年它的这个出口成长数据非常的健康。即使是美国在扼杀这个市场,但是尤其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在过去这两三年异军突起,占领了第三世界,像俄国、墨西哥、巴西、中东、以色列、泰国、非洲这些市场,还有东南亚,更不要提东盟。但是你算一算,汽车这个工业是所有工业中最大的工业,它的销售额是最高的。全球第一号的工业,中国后来居上,在过去两年先超过韩国,然后再超过德国,然后再超过日本——我说他的出口量… 但是你如果去算一算,为什么现在中国的经济还是低迷不振?很简单,因为恒大爆雷了。你去算一算,恒大暴雷对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是你这个汽车工业崛起所造成的正面贡献的两倍。这个对照,这还没有,你还没有去算碧桂园,还有万科这些连锁反应、骨牌效应的事情。所以昨天在博客上看到有人说他不觉得这个搞高等金融在中国会有什么严重的危害,我跟他说,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恒大这个会爆雷的这么轻松?它能够这么轻松地诈骗到几千亿,然后让国家兜个几万亿的窟窿,因为中国有一个特有的制度叫做预售房制度,对不对?这个预售房制度其实就是一个隐性的衍生品。

唐湘龙 43:11
没错,就期货是房地产期货。

王孟源 43:14
就是所谓的 Forward。中文翻成“期货”的其实是英文的 Futures。Futures 其实就是 Forward 预售在交易所标准化以后的版本,叫做 Futures 期货,这个没有标准化的就叫做 Forward。恒大的爆雷会爆到让中国吃不了兜着走,有几万亿美元的损失,就是因为 20 年前容许搞这个预售制度,让一个小小的衍生品插在你正常的房地产交易里面。房地产本身就很容易搞成金融,因为房地产本身的价值在于除了你的那些建材跟工人的工资之外,就是地皮的方便(编注:这里地皮的方便建议对照英文的 convenience 来理解),对不对?这个地皮的方便本身就有不确定性。那偏偏它又是一般中产阶级最大的资产。你一旦容许价格上涨明显的超过你的那个通货膨胀的话,它就变成中产阶级投资的最佳对象,那这个必然会产生一个泡沫。你这在这种前提下,你还容许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里面插入一个衍生品,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很不起眼的衍生品,你到最后就一定会爆雷,对不对?爆雷以后还逼得政府投鼠忌器,最后让许家印把几千亿美元转移到他的前妻跟儿子的名下,不就是因为他有这个预售制度。所以这个消费者的权益牵扯的太多了,所以处理的人员里面只要有一个,只要有少数是偏心的,就可以找到借口来轻松处理,所以恒大才会拖了三年,没有雷厉风行地一开始就把他们通通抓起来,给了他三年的时间来转移资产。我跟他说:你这个小小的一个 Forward,就让中国吃了几万亿美元的亏,三年的工业产业升级,全球第一的工业发生了产业升级成为世界第一,都没办法弥补这个窟窿。那你想想看,如果是全面地开放衍生品,全面地引进金融创新,这里的危险有多大?

Trump对欧美政坛的影响



唐湘龙 46:22
这段很重要。来我们开始进入到了下一题,就是有关于就是这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我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从你的观察,美国的总统大选现在的情势如何,你也一面倒的看好川普吗?

王孟源 46:37
对啊,我想你也记得我一直都是很看好 Trump。其实两三年前我就说过这个,就是两年半前美国爆发通胀危机的时候,我就说了,单凭这个通胀危机,不管美国能不能软着陆,那个拜登要连任,不靠盘外招是不可能。所以我一直都很看好 Trump,唯一一个不能够事先预定说 Trump 一定当选的就是民主党的一些盘外招,就是像台湾 20 年前的那种,两颗子弹。

唐湘龙 47:21
奥步了,奥步。 (编注:闽南语,不好的招数)

王孟源 47:24
对。那他们过去这一这两年尝试的第一波盘外招就是打官司,真的打了三十几个官司。现在因为一个多月前美国的最高法院明确地判决说不能够剥夺他的候选资格,所以基本上这一条路已经死了。那这条路死了是不是盘外招就没了?不是,这个还有两颗子弹这一类的,这个我没办法预测,毕竟美国有总统莫名其妙的死在枪弹底下的传统,所以我今天要提的话题其实也会再提到这方面。

我先跟大家讲一下我们最近这两三个月看到很多欧洲的新闻,欧洲跟美国新闻其实都是美国大选的余波荡漾,就是大家开始面对——我虽然是两年多前就可以讲说 Trump 的民调绝对会超过Biden,但是现在尤其是最高法院判决说不能剥夺他的候选权利之后,大家知道这个危险非常的大,那就有一连串的反应。什么样的反应呢?首先我们看乌克兰,我刚刚才讲过,说我不谈乌克兰的战术,但这个是政略上议题,专门提一下。他一个多月前换了总司令以后,不但是积极的把预备队投到前线,而且是把很珍贵的器材像是防空导弹,通通防空系统这些都还有那个远程炮兵通通往前线推,结果那当然就是方便俄军把他打得一塌糊涂。所以你如果去看那个俄军的战报的话,过去这一个多月打掉的乌军的防空系统跟远程炮兵,一下子变成过去这两年的三倍。然后你再考虑到一个礼拜前他忽然把珍藏了两年的那些俄奸(就是所谓的自由俄罗斯军团)去跨越边境去打俄国,那个当然是连一个村庄都没有打下来的。而且他们伪造了很多视频,这个我就不详谈了,大家有兴趣自己去看。但问题是这些都是他们藏了两年的那个战略资产,为什么忽然一下子这么慷慨地拿出来?很简单,因为 Trump 现在的势头非常的勇猛,它的一个立即的效应就是在国会众议院的共和党人不愿意妥协,不愿意通过那 610 亿的援乌法案。这样子没有钱了,你把这些战略资产藏在手里面,等到打到第二年,打到明年,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你第一个,今年就已经钱会打完了,第二个你到明年 1 月 Trump 就上。你把这些资产留在手上就没有意义了。同样的道理,我记得你也知道 Victoria Nuland 就是他们头号对俄的那个 Neocon 新保守主义者,她刚刚宣布要退休,为什么退休?

唐湘龙 51:25
可是她刚刚接副国务卿啊。

王孟源 51:29
她刚刚一个多月前跑到基辅去调停那个 Zelensky 跟 Zaluzhny 的事情,然后安排让那个总司令换人。然后安排完了她回来就退休了。退休以后,她是大概两个礼拜前宣布要退休,然后两三天前宣布说会到 Columbia 去当教授啊。Columbia 是什么地方呢?就是 Hillary 现在也是在那边当教授。Hillary 在 16 年前、15 年前, 2008 年、 2009 年的时候,原本 Victoria Nuland 是共和党的,就是在那个小 Bush 手下的那些 Neocon 里面做中级官员。在美国这个党籍是很严重的,你一旦... 尤其你一旦到中级跟高级的官僚的话,基本上是不能够跨党的。但是 Hillary 不管,硬是把她带到那个民主党,就是奥巴马的政权里面去了,所以他们原本是一个团队的。后来 Hillary 在 2013 年退休的时候,把她的这个 Neocon 团队送给 Biden,所以他们后来就变成 Biden 的人。

那不论如何,第二,我在博客上也有人问说这个 Victoria Nuland 退休是怎么回事?很简单,因为你再过 9 个月、10 个月整个行政团队就要换人了,因为 Trump 要上来了,对不对?你在这 9 个月、10 个月里面如果连钱都要不到的话,你留着,多留任 9 个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赶快比同僚先离开,然后可以先挑选更好的养老院的位置。因为你知道这些政阀,他们退休以后都是有专门的养老院的。当然,那如果你已经准备要退休,真正退休的话就是去教书。如果你只是半退休,准备 4 年或 8 年以后政党又轮替的时候再上任的话,你就会去智库。那当然是先到先得,所以你先退休的人。先退休几个月就有的挑啊。所以比 Victoria Nuland 退休这件事也是 Trump 要上台的一个间接影响。所以为什么我今天说是在美国大选年的欧洲,还有其他的一些间接影响,就是举这些例子跟大家讲一下,这些其实都是同一个因素的不同的效应。

唐湘龙 54:23
你的意思就是说川普要当选了,所以美国的现在既有的就是说既得利益集团了,已经开始出现了跳船潮的意思。

王孟源 54:34
对,然后更严重的主要是发生在欧盟。我刚刚已经提过乌克兰了,对不对?然后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观察也是同样是这个 Trump 要上台的一个效应,就是 Von Der Leyen。原本 Von Der Leyen 本人是希望转到北约秘书长,因为北约秘书长风光无限,也是州级或甚至世界级的、球级的、地球级的那个领导人,还不需要... 还基本上只有一个老板,就是美国,是不像欧盟有二三十个国家,大家吵来吵去。所以她... 原本去年 Stoltenberg 就在 10 月就要退休,结果 Von Der Leyen 要接遇到欧盟内部的反对,一开始是说 Macron 反对,后来上个月说是德国反对,Scholz反对。我认为 Macron 反对是比较合理的。Scholz 这个东西他有没有反对其实是媒体说了算,媒体要栽赃的话他也不敢出来澄清对不对?而且 Scholz 这个人一点主见都没有,他怎么可能会为这种事情反对?我认为是事实上是 Macron 反对,然后但是因为 Macron 的威势比 Scholz 要强,所以英美的那个媒体把它栽赃到 Scholz 头上。不论如何了,Von Der Leyen 去年她的转职被挡下来以后,一下子没有办法找到替代的候选人,所以 Stoltenberg 就决定临时延任一年,能做到今年的 11 月,那目前是荷兰的卸任总理 Rutte,Rutte 他的呼声最高。当然另外还有丹麦跟 Estonia 的两个白左女总理也要抢,甚至 Estonia 那个女总理不要脸到说我们小国也有人权。

唐湘龙 56:52
哈哈哈,不过吕特的声望。

王孟源 56:57
好的事情要留给我。

唐湘龙 56:58
对了,吕特的声望看起来是不错的哈,他毕竟在荷兰的总理的评价是不错的,而且在位也非常久。

王孟源 57:07
而且他也是白左跟那个美国霸权的一个忠实的走狗,他要继任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 Von Der Leyen 去不了了之后,那她就只好留任 EU 的理事长,对不对?那现在... 我一个月前看到欧洲的一份通报,就是欧洲几个主要报纸都转载就是吹捧她的一篇报道,那吹到什么地步呢?吹到她说是欧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

唐湘龙 57:54
天哪,真的是把欧洲搞成这个样子

王孟源 57:57
我那时候看到的时候都快吐了,欧洲上一次有一个泛欧的领袖是罗马帝国。

唐湘龙 58:06
哈哈哈,难怪你这句睡都睡不好。

王孟源 58:10
8 世纪的查理曼大帝事实上也只占了德国、法国跟意大利北边的那个地方,不算是泛欧的领袖。比较... 你拿破仑跟希特勒都没有做到统一欧洲,这个你把 Von Der Leyen 捧到那个地步,真的是。为什么这样子?为什么他们必须要把 Von Der Leyen 捧上去?因为正是因为 Trump 要上台了,这个你不能够再靠着像 Victoria Nuland 这样子遥控了,所以你必须要有能信任的走狗,非常非常忠实的走狗来在这个关键的欧盟的主席上面的职位上面来当,所以才非得要把 Von Der Leyen 连任搞定。那这些欧美的这些宣传机构,他们自称是媒体,但我认为他们纯粹就是宣传机构,他们这些宣传机构越重要的事就只有越激进,所以你可以从这个很激进的说法就可以看出这件事情对他们有多重要。就是这... 而其重要性就来自于 Trump。所以我说这件事情跟 Trump 大选年也是有关系。

然后最后我们就谈 Macron,在战争开始的... 俄欧战争开始的头两年其实是最理性的,欧洲的所有的重要国家领导里面最理性的,最没有跟着起哄的一个,他是最常说和谈的,然后每次到北京转一圈以后回来就会说几句人话,在欧洲里面是独一份的。欧洲国家领袖里面除了匈牙利的 Orban 以外没有其他的欧盟的国家领导人有这种能够说出几句像是人讲的实话的。但为什么在过去这一个月忽然就转了性子,从最稳健、最理性变成最激进、最疯狂,他不但要派兵进入乌克兰,帮乌克兰打仗和解,还说要把法国的核武,核子武器贡献给欧盟,你想想看整个欧盟里面哪一个,有几个国家有核武?一个。

唐湘龙 01:01:02
哈哈,对,就法国。

王孟源 01:01:03
法国的核武就是欧盟的核武。

唐湘龙 01:01:05
因为英国已经退出欧盟了,英国已经退出欧盟。

王孟源 01:01:11
对,所以你考虑一下他这有几个可能的动机。第一个可能动机是他真的想要打垮俄国,可是你要解释为什么他头两年没有想要打垮俄国,而在过去这一个月忽然转性?事实上他这样宣布以后,法国有一个杂志叫做 Marianne,他就登了一篇那个报道新闻。这个新闻内容是法国军方替Macron 准备的机密报告,这个机密报告是说乌克兰绝对打不赢俄国,法国进去也打不赢,对不对?你如果有这样的报告的话,他怎么可能会以打垮俄国为目的而搞这些事情?不可能,对不对?然后你可以说他去年在 Niger 西非那里吃了亏,但是他在 Niger 吃亏,俄国并没有出手,是Niger 一厢情愿的,被俄国启发了。俄国并没有真正派兵,也没有安排,也没有去鼓动他们搞这个政变,对不对?事实上要说有仇的话是美国啊。因为美国他卖了那个法国,那时候要找西非共同体出兵的时候,是美国把他阻止下来,所以也不是为了报复这件 Niger 这件事情。他是要把美国赶出去吗?最近这一个多月前发生的事情,是最高法院确定 Trump 可以候选,可以竞选,对不对?是美国主动脱离这个战线的可能性增大了,而不是减小,对不对?你美国已经要主动脱离战线了,你这个还要想着为着美国踢出去而搞这些事情,这个讲不通,对不对?然后第四个可能就是他是... 我们上个月也讲过,欧洲现在到处都有大规模的示威,尤其是农民示威。法国本身是这个很热衷这件的,这个示威是他们的国民运动。所以一直也都很严重。那 Macron… 但是问题是你出兵这件事情本身在法国的支持率、民调支持率非常差。Macron 又是已经第二任了,他搞这些,他刚刚才竞选连任不到两年,还有三年的任期,对他搞这个有意义吗?

所以你把这些通通排除了以后,你就只能够达成唯一的一个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就是Macron 从 7 年半前上台之后,一直说要建立独立的欧洲。他基本上唯一的可能就是经过一个多月前美国最高法院判定 Trump 可以上台,判定 Trump 不会在他搞这些事情的时候扯后腿,因为 Trump 本身也是说这个北约已经过期了,跟 Macron 当年说的北约已经脑死是同一个道理。他认为我可以先不管美国的参与,因为美国现在连钱都投不进来了,然后在 9 个月以后,根本就会换一个孤立主义的总统,所以我可以放手的去搞欧洲的进一步整合。他的目的是要利用这个派兵这件事情,激起欧洲向下一步整合,走上下一步整合的再进一步的这个动机、契机。至于整合之后主管欧盟的还是 Von Der Leyen,那现在也没办法,他也只能够希望说先整合之后,至少他这个美国不是欧盟的成员。或许再过四年,Von Der Leyen 总要退休,到时候有一个比较强势、更整合的总是会有利的。所以他这个其实是以参战为由来推进欧盟在军事跟战略方面的整合。

这也就能够解释得通他为什么会说要把法国的核武当成欧盟的核武,对不对?而且最有意思的是他在上个礼拜的一篇演讲里面有人问他说:你参战,但是美国很显然的不想参战,尤其是 Trump 要上台的话更不会参战。有人问他这样问题,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他说有人跟我保证 Trump 当不上总统,这一句话非常值得玩味。

第一个他去问说 Trump 能不能当上总统,问的对象是谁?一定是美国政府的高层,对不对?这个人大概不会是拜登,因为拜登已经是完全老年痴呆了。是布林肯,很可能布林肯或 Sullivan。第二个布林肯跟 Sullivan,尤其是 Sullivan 他本身就是竞选助理,他当然不会自己拆自己的台,所以他一定是说我们一定会胜选,但是我们不能够排除这里面有两颗子弹那类的盘外招的计划,这也是为什么我半个小时前提到这件事情。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这件事最重要的观点在于 Macron 会主动去查询,主动跟布林肯或者是 Sullivan 查询说 Trump 上台的政策影响,不就正式验证了我刚刚讲的他的思路就是美国会不会管我搞这种欧洲整合的事情,对不对?所以 Trump 能不能当选对这个欧洲整合的影响当然是最大、最立即的,所以他必须要先咨询收集意见。

我今天举了四项,就是从乌克兰到 Victoria Nuland 到 Von Der Leyen,然后再到 Macron,四件很大的新闻全其实都是 Trump 被最高法院判决可以竞选之后,一个多月前,之后发生的余波荡漾。我一直是喜欢通过现象来看本质的。我跟大家讲一下这个本质上的这些因果关系,这很有意思。然后我们就可以从这边来看未来的这一两年的欧盟,你可以说他们包括 Macron 在内都没有真正觉醒,他们被美国坑的有多严重。欧盟要复苏第一件事情必须要摆脱美国的控制,即使... 只要 Von Der Leyen 还在,不管 Macron 的整合,尤其他的整合指的是军事上的整合,能不能成功,他在乌克兰的参战是否发生,当然大几率是不会发生,但是有小几率可以发生,美国是不会参与的。但是不管他参不参与,不管他成不成功,欧盟的经济是已经完蛋,因为欧盟的经济核心是德国,德国的去工业化已经无可挽救。

唐湘龙 01:10:13
没错。

王孟源 01:10:14
而且目前他们甚至连讨论都没有讨论,就是民众在抱怨,但是他们的高层从总理一直到欧盟级别的主席、理事长,都没有人谈他们的那个经济被掏空的事情,所以也就不可能解决。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一个总结。

唐湘龙 01:10:38
好,刚好就因为... 孟源的时间把握是很好的,刚好也这个一个多小时时间到了,但是孟源刚最后讲的这一段了,我没有机会去问了,中欧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这我们下回聊。因为预期,因为今年法国会有两件事,我之所以认为马克龙出兵,嘴巴上面讲,但实际上不太可能,因为今年夏天法国要办奥运了,你法国要办奥运的时候,你说你要出兵,那咋想的?第二个就是说现在呢预期今年可能就在奥运前,习近平是有可能去法国访问的,这个是中法关系的一个回访,所以中法之间所代表的就是说中欧关系今年这也是一个观察的重点。因为要跟俄罗斯讲得上话的在全世界那就做中国,在欧洲老实讲,法国过去一直扮演的是代表欧盟去跟俄罗斯沟通的角色,所以其实马克龙是跑莫斯科跑得最勤快的人。不要忘了在俄乌战争开打之前,最后到莫斯科坐在那个大长桌的两个角落的是马克龙那张的照片,不过就是在战争发生前一个礼拜,所以你就知道其实马克龙的角色你听他怎么讲,不要过于简单地去解读。

提问



好,我要感谢一些我们的观众朋友,因为一开始的时候王孟源很担心,就是说他自己有关于他的一个自我表述的部分,会不会让我们的听众朋友... 因为王孟源他的粉很多,他的黑粉也很多,但是没有关系,这都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一定会遭遇到的情况。我们感谢一些观众朋友来对孟源的支持了。

听众:他说可能和国内的金融学的晋升渠道有关系,比较迷信美国的那一些的金融期刊。

这个都有可能,其实我们不只是在金融经济,包括我们念这政治学。老实讲美国在二战之后,因为对全世界的包括知识学术领域各个方面,它是全面性的、压倒性的优势,在我们这个时代受教育,不管你学什么,你很难摆脱了美国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的自我的反省、沉淀,然后把那些会干扰我们思考的那那那些的,那些已经深入大脑的,影响你判断的那些因素要如何过滤?其实我们这个时代很辛苦的事情。

王孟源 01:13:45
我提醒大家一下。美国的财阀开始反攻学术界,然后霸占他们的话语权,扭曲他们的教材跟共识的时候是从 1959 年,是福特跟卡内基开始投资商学院资助商学院开始的。到 1970 年代初他们大笔地投资了好几个智库,然后收买,开始收买媒体。然后你看看衍生品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衍生品其实它的理论 Black Scholes 也是在 1970 年代才发明的,所以它其实是在 1980 年代才兴起。所以衍生品出来的时候,高等金融进化到现在进步的时候,美国的财阀已经对学术跟舆论有了 100% 的掌控,所以对衍生品跟高等金融的描述是都是完全一面倒的,正面就是忽略了那个 100 倍的损失,而只看 1% 的利润。

唐湘龙 01:14:49
是,这是刚孟源说的,如果是交易所本身,它直接发行的就是一级的,就是说这种衍生性的商品,譬如说台湾的这个证券交易所它有就是说 00550 就台湾 550,那这都是等于是交易所,等于是官方机构它所发行的,它的衍生的透明度是很高的,那杠杆大概基本上也都是透明的,这个是你可以去琢磨风险的,相对的会比较小还是相对小?并不是绝对没有。

听众:安慰一下王孟源,他说大陆有一个也是一个很有名的教授了,网红的教授陈平,最近访谈中他称赞了台湾的几位的评论员,他说介文汲的外交、帅化民将军的军事,还有雷倩委员的经济。但他说看问题最全面、最清楚的是王孟源,所以德不孤,必有邻了,你不要,不要太有压力。那另外还有位叫卢麒元,卢麒元最近具名转载了王孟源博士的一系列批评中国金融政策的视频和文章,他把国内的这些就是大陆境内的卖国贼,称为金殖,就是金融殖民主义的金殖。最近和温铁军教授在 B 站开了一系列的对谈的课程,从中国过去的改革经验来批评金融腐化。那他特别提到。

王孟源 01:16:30
我的印象中卢先生是香港人,他不是体制内的。然后其他的那些支持真相,也理解事实真相的人也都是经济学的,而不是金融学的。所以这个问题很大,你是金融学里面完全空白。

唐湘龙 01:16:50
好,所以他只是要安慰你了,他说你不要把自己搞得太有压力。他说德不孤,必有邻,王孟源博士的言论在大陆越来越受关注,也会有越来越多人急着跳出来要打压你。

听众:他说一直有很多意见,想想反馈给王先生,今天总算找到了机会,我想说,王先生在金融方面的视角很纯粹,但是在政治和社会上面的衡量却考虑不足。我想提两点,第一就是说疫情时代那易纲降息被王孟源批评是通美,但当时民营经济受到严重的这个就是天天在要求政府降息,我们在做小生意的,很知道当时生意有多么困难。这个您说今年的经济目标应该趁势提出了,不及 5%,然后信心重于黄金啊。不到 5%,民心就崩溃了。我想跟您说,大国的政府必须优先考虑到民众的需要,优先于中美对抗。

王孟源 01:18:01
这个在我博客我都已经回答过了。当时的三年前的出口,它的 Bottleneck 瓶颈是在于运输供应链。你降息什么降汇率根本没有影响,纯粹的就是影响你的利润,你降息以后你的利润少了,你卖的不会多。至于说... 他刚刚讲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唐湘龙 01:18:30
第二个问题他就信心了,就是今年的经济指标的,就是说。

王孟源 01:18:34
5% ,真正打击信心的是你统计造假,而不是你的目标,对不对?你这个大家都知道它的统计有问题,那这个你还敢跟我说 5% 跟 4.8% 有很大的在定性上面的差异,那这个是非常的不诚实, 不可能是对的。

唐湘龙 01:18:57
…听众:他说我们对中美金融战的观点是尽量不要和美国彻底翻脸,争取在第三世界开拓人民币的市场,真的把美国拖下马,现有的国际和金融秩序崩溃,对中国经济和人民的利益只有损害。那我们不破坏现有的体系,耐心建设新体系,我们不失国际的反美情绪的借刀杀人的刀,不会为了把美国脱下马让自己输,让自己……

王孟源 01:19:38
这个同样是老生常谈,从六七年前我的博客就有这些什么中国传统智慧什么的,我都已经批驳了不晓得几千次了。这我刚刚,我昨天才在我的博客上面讨论了一个很好笑的议题,就是你论证已经论证的严谨得不得了,同样的错误的言论已经反驳过几百次,但是很多人就喜欢重复,因为他们连基本的中文阅读理解能力都没有,或者是没有逻辑思考能力。我可以讲一句话,他们就是没有听进去,而且真的是确实的例子,两天前一个确实的例子。我在讲说为什么这个中国最近在炒作的那个熔盐堆,不可能马上商用,是需要还要几十年,我说他刚刚实验堆才建成两年,而我们看,可以更简单的高温气冷堆,在德国开发了 21 年,然后在中国被清华接手接棒研究了 35 年,才成功商用。你一个更复杂的熔岩堆,它比高温气冷堆开始的起点还要原始,你说要两年就商用,那不是明显的诈骗?结果你知道有一个人马上就跳出来说,你说德国人做不到,我们就做不到吗?我已经明明写的中国的清华大学接手了 35 年,对不对?已经就写在同一个段落里面,他连同一个段落的那个描述都懒得看。

事实上我们阐述这些真相,要打破利益集团,不管是美国资本集团或者是中国的诈骗集团或者是学阀集团他们的欺骗手段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很多外行人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甚至连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理解能力都没有,他们一定要来制造噪音,来帮这些坏人传播错误的讯息。你不管用理性逻辑的论述解释过几百遍,我跟他讲 1 + 1 是等于 2,1 + 1 是等于 2, 1 + 1 是等于 2 讲了 200 遍,然后他又会回来说,你怎么知道 1 + 1 是等于 2?那这个就因为这是人性,而且心理学真的有这么样一个研究,而且是最近 30 年非常普遍、非常受到重视的,叫做Dunning-Kruger 曲线,这个我也在我的博客有专门的博文描述,就是大多数的人都是外行而且愚蠢的,可是偏偏是越愚蠢的人自信心越高,所以他们就集中在一个峰顶上面,这个峰顶不是我发明的,它叫做笨蛋峰,在英文里面就叫做 Mount Stupid。大多是笨蛋峰的居民,我没有办法,这种事情我除了忽视之外没有办法,因为要辩驳的那个内容我博客上面已经讨论了几十次、几百次了。你们这看了以后视而不见我也没有办法呀。你还要我再写第一百次、第二百次吗,对不对?

唐湘龙 01:23:27
好,那也现在已经是往王孟源那边半夜,你现在那边是 11 点还是 12 点?

王孟源 01:23:32
11 点,所以脾气也不太好。

唐湘龙 01:23:34
就快 11 点。就是已经是半夜,不太好,就半夜 11 点。因为我在考虑他的睡眠。他最近比较常跟我谈他的睡眠的品质,所以因为跟孟源这样子聊,他每次都要做很多的准备。但是聊的过程当中不只是我们的听众,观众也有许多孟源在博客或者是其他地方过去认识王孟源的人会拢到这个地方。这可能是孟源现在在网络平台当中来讲,他比较能够定期地畅所欲言,谈得比较久的一个平台。那当然对我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机会。好,孟源你就该去睡觉了,该休息就要休息,感谢今天星期五的时间,龙行天下王孟源在美东的连线所提供的精彩内容,感谢王孟源。好所有的观众朋友跟大家说了,周末快乐,下个月见,拜拜。

王孟源 01:24:33
欢迎有理性逻辑质疑的读者在我的博客上言,可以去看我那里面将近 1 万条的回复。只要是能够真正地指出我的博文或者是辩证的错误的,我都是认了,然后说谢谢,谢谢你指正。这个发生的不是太常见,但是至少也有十几二十次。

唐湘龙 01:25:02
很好,好,我们下个月聊,感谢。

王孟源 01:25:05
拜拜。再见。拜拜。